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市宣传网>文明杭州
 
文明,赋予天堂杭州更深层次的美
2017-10-13 15:00

组织推动

有法可依滋养文明土壤

今年“十一”长假期间杭州的“红马甲”随处可见。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杭州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久久为功的过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自200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八八战略”,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出部署以来,历届杭州市委、市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棒接着一棒干,推动杭州精神文明建设习惯成自然、自然成规律、规律成常态。从2011年起,对“最美现象”的培育,时任市委主要领导就作出具体部署,六年来一以贯之、坚持不懈做下去,让“最美”从盆景变风景成风尚。

在“最美”导向之下,道德的力量突破群体、地域、行业的拘囿,传承、发扬、催生一片美丽的风景。

2011年以来,组织开展“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比如,5月围绕劳动节提出“敬业”、8月围绕建军节提出“责任”、10月围绕国庆节提出“爱国”等。为了推动主题月活动更好落地,推出了“三个一”活动作为总抓手:即每月举行一个主题讲座,组织一次互动讨论,开展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

连续13年组织开展邻居节,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邻里交流活动,比如,邀请中外好邻居齐诵《邻居公约》;发布邻里互助地图,为有需要的邻居提供志愿服务;组织开展“敲门日、健康日、互助日、欢聚日”,“寻找老邻居、夸夸好邻居”,邻里圆桌会,美食百家宴等一系列活动,都吸引了市民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了新型邻里关系建设,也涌现了一大批 “好邻居”、“最美家庭”。

礼貌待人,能让人直接感受到城市的友善。杭州“市民大学堂”系列讲座,请专家讲国际礼仪,还编写了《杭州市民待客指南》等教材,向全市单位、社区发放8万多册。在窗口单位办了130多场关于“优礼”的培训,进社区做了1000多场礼仪讲座,还有5万多市民家庭参加了“优礼”教育数字课程。

礼让斑马线成为杭州领航中国的一大亮点;先下后上乘地铁、排队守序乘公交、排队等候上电梯、市区禁止鸣喇叭、禁燃烟花爆竹、文明敬香等社会主义新风尚已成为这个城市心照不宣的公序良俗。这得益于一系列的法制规范——

杭州坚持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2012年制定并实施了《杭州市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是全国首个出台城市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副省级城市。

2015年出台了《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获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将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以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确,这在全国也是最早的城市之一。从此,在杭州,救人者无须自证清白,“礼让斑马线”也写入地方法规。同时,杭州的文明工作纳入了政府考核体系,接受监督打分。

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出台道德模范关心关爱政策,制定了《杭州市道德模范关心关爱制度若干规定(暂行)》,对困难道德模范从制度上予以关心关爱和帮扶。

杭州图书馆被网友赞为“史上最温暖图书馆”。

全民参与

点燃精神文明燎原之火

2017年2月公布的“2016年度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显示:杭州市民公共文明综合指数为84.63分,自2014年以来已连续3年递增。司机在斑马线前一脚刹车,传递着一种人文精神;而行人的一个微笑和点赞,则体现出一种和谐融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场景习以为常,构成了杭州这座城市特殊的文化内涵。

在杭州,人与人之间无不传递文明与友善,于细微处彰显一座城市宜居宜人的气质、多元包容的胸襟与共同提升的愿景,是精神文明伟业中的动人成果、温暖篇章,正成为一种普世价值观、一种现代新风尚。

学雷锋不拘于3月5日这一天——2012年起,杭州将每月第一个周六定为“学雷锋为民服务日”,定期开展各类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高水平的志愿服务者比比皆是:原浙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寿生岳,退休后牵头组建了一支免费医疗服务队,不开处方、不打针、不卖保健品、不收费,只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退休医生们轮流为居民量血压、解读体检报告、给出健康建议、开展科普讲座。

高水准的志愿服务已成为西湖“第十一景”。在西湖‘微笑亭’,走心走脑的服务手册有着10多个不同的定制版本,按需派送、精准投放,其受欢迎程度之高,已算得上是手册界的流量大王:活泼幽默的手绘版西湖地图,在国语人群中是抢手的旅游手信;日语、韩语、英语版本的手册,令国际游客宾至如归……留言本上,天津的朋友不吝点赞:“感谢西湖边微笑亭No.1号亭的热情服务。本人从南方走至北方所见到最好的服务志愿者”;“非常感谢,谢谢你们神奇的茶,谢谢你们为大家保存维护这么美丽的湖。我给杭州最美好的祝愿!”

柔软而有温度的善举不断涌现在杭城街头。高考时节,无数出租车、私家车,义务加入护送学子赶考之路;每周六晚孔胜东都会在中山北路免费修理自行车、电动车,义举坚持数十年,从一个人扩充到一支队伍;彩虹社区的董小红开设了“义务理发室”,除了为老人服务,她还每月两次去儿童保健医院,为有需要的小朋友理发;“一杯水”公益组织为在高温下的环卫工人等户外作业者免费提供饮用水和短暂场所……

西子湖边、钱塘江畔,大街小巷、交通路口,车站码头、街道社区,随处可见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的身影,他们犹如星星点灯,照亮了许多人前行之程、回家之路,更为杭城街景增辉添彩,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闪亮旗帜。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赵芳洲 孙磊 编辑:余彦君
 
动态信息 更多 >
· 杭州要抓好“最多跑一次”改革专项巡察
· "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入选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 杭州市第十六次妇女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 杭州对口帮扶黔东南州、恩施州
· 下城区:集中力量破难题 “四级联办”解民忧
· 上城区:办好“关键小事” 实现最大民生
· 10月底前,全市机关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力争全覆盖
· 6名杭州青年代表出席共青团十八大
· 中共杭州市委追授徐遂同志为“杭州市优秀共产党员”
· 杭州市举办群众性歌咏活动
浙籍抗战英烈群雕永久竖立武林广场
我省首次举办苔藓科普大展
城管驿站可以这么美
版权所有 2006 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CopyRight © www.hzxcw.gov.cn  建议浏览分辨率1024×768 IE 6.0以上
联系电话:0571-85251618  E-mail: xcbxm@hangzhou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