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市宣传网>文化杭州
 
“跨洋三杰——郑月波 王昌杰 刘业昭作品展”浙美开幕
2017-03-23 11:40

沧海横流,“跨洋三杰”重返湖上

王昌杰 万里鹏归

郑月波 酣睡

刘业昭 有朋自远方来 

渡海何止三家 跨洋终归故土

昨日,“跨洋三杰——郑月波 王昌杰 刘业昭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三位艺术家分据三个展厅,共展出作品120组(件)。

“跨洋三杰”这个提法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有些陌生,我们却很容易联想到近现代中国画史上赫赫有名的“渡海三家”。溥心畲、张大千、黄君璧都以其高超的画技和传奇的人生经历名扬海内外,他们的成就已经载入史册,成为定论。然而,“渡海何止三家”?

三位画家中,郑月波于1908年出生在广东东莞。他用笔酣畅淋漓,擅长以少胜多的表现力,在构图上精彩险妙,寥寥数笔勾勒出的骏马、猫和游鱼,充满强烈的动感和生命力。张大千旅居加州期间,曾引郑月波为自己难得的“水墨知己”。

王昌杰,1910年出生于浙江遂安(今淳安),其画以花鸟为主,兼擅山水,基本保持着传统绘画的笔墨形式,尤其注重学习任伯年和吴昌硕的绘画境界。他的芭蕉、荷花、牡丹作品具宏大优雅之美。另一方面融合西画的强烈视觉效果,造型立体感强,墨彩色调柔和优雅,形成自己具有装饰性意味的绘画风格。

刘业昭,1910年生于湖南长沙,他的笔墨融合中西技法,水墨酣畅淋漓,无论山水还是花鸟、人物,都能真气充沛,自然可爱。1993年美国政府发行生肖邮票,专请刘业昭配画,广受欢迎,持续了十年之久,有力促进了中华文化在美国的传播。

三位画家各自不同的自然领悟和人生经历,使他们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面貌。然而,他们却有着一段相同的经历和身份:杭州国立艺专(今中国美术学院)学生。上世纪30年代,三人均求学于杭州国立艺专(今中国美术学院),受业于林风眠、潘天寿等一代大师。其中,郑月波更是以国立艺专1933年的第一号文凭毕业。四十年代渡海赴台,六十年代旅居美国旧金山。

中国水墨艺术在美国少为人知、几乎不为人赏的时代,他们抱团取暖,齐心协力弘扬水墨画艺,为继承发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积极探索中西融合的绘画风格打下了扎实基础,为中国水墨国际化和现代化作出了杰出贡献。而在他们生前,都有着一个强烈的心愿:能重返西子湖。现在,三杰虽去,他们的艺术之魂终于圆梦。

薪火相传 家国之思可载青史

浙江美术馆馆长斯舜威说:“无论在何处,所有事物都会一律平等地在时间的长流中共存,但是,当艺术家的身世感与历史感都渗透在传统的笔墨之中,笔墨传灯,并借鉴吸收西方绘画技法,取得了足以让后人称道的艺术成就时,不管我们是否关注他们,他们都是不容忽视的存在,总会在绘画史上找到他们应有的定位。”

因此,浙江美术馆基于“渡海三家”的提法,针对此次展览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跨洋三杰”。事实上,1949年之后,由于历史原因从大陆到海外的艺术家还有不少,他们为中国书画的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然而,我们对他们的艺术探求、艺术成就的认识可能远远不足。一部近现代中国绘画史,不能缺了包括台湾在内的中国书画家的一页。“我们提出‘跨洋三杰’,出发点也就在此。”斯舜威说。

“跨洋三杰”笔墨的深浅浓淡,使全部线条蕴含并滋生一种奇妙的活力。这些作品,浑厚苍茫的意境,沉挚质劲的情感,想必也是艺术家人格的涌现,是追念故土时内心放不下的情绪,是绵延不绝的民族文化在笔底的濡染。无疑,这些画里还有一种精神的内核,一种画家生命的重心。

本次展览也是浙江美术馆始实施“百年文脉梳理”和“百年书画征集”系统工程的重要内容, 在展览期间,美术馆还特别开设互动体验区,观众可在三台触屏平板电脑上玩知识性小游戏与展品互动,并免费领取观展手册,增进对三位画杰的艺术理解。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郑成航 编辑:郑海云
 
动态信息 更多 >
· 杭州要抓好“最多跑一次”改革专项巡察
· "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入选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 杭州市第十六次妇女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 杭州对口帮扶黔东南州、恩施州
· 下城区:集中力量破难题 “四级联办”解民忧
· 上城区:办好“关键小事” 实现最大民生
· 10月底前,全市机关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力争全覆盖
· 6名杭州青年代表出席共青团十八大
· 中共杭州市委追授徐遂同志为“杭州市优秀共产党员”
· 杭州市举办群众性歌咏活动
浙籍抗战英烈群雕永久竖立武林广场
我省首次举办苔藓科普大展
城管驿站可以这么美
版权所有 2006 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CopyRight © www.hzxcw.gov.cn  建议浏览分辨率1024×768 IE 6.0以上
联系电话:0571-85251618  E-mail: xcbxm@hangzhou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