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市宣传网>文明杭州
 
无名碑无声诉说:饮水莫忘护泉人
2018-12-21 09:14

曾经的无名山泉有了正式的名字 志愿者接班钟鸿亮让清泉细水长流

暖心名片

钟鸿亮,83岁,退休教师。2001年起,老人对虎山公园的一泓无名山泉进行改造、修缮和保护,并自掏腰包,凭着一己之力在半山腰修建了蓄水池。尽管遭遇了山洪毁坏、公园改造等变故,老人护泉之心始终不改。今年2月,因身体原因,老人实在无法继续守护山泉,他手写了一块告示牌,放置在取水点边,希望取水人能自觉爱护山泉,让清泉细水长流。告示牌被市民拍照上传网络后,感动了大批网友,老人的护泉故事从此流传开去。

今年2月28日,杭州日报11版以整版篇幅报道了钟鸿亮老人的事迹。随后,《善城杭州志》第3期收录了老人的故事。扫描二维码,回顾当期电子杂志。

《善城杭州志》给钟鸿亮的年度评语

心境常清泉常清, 无名碑上显贤名。

一身黑色夹克,精神矍铄,再次见到钟鸿亮老人时,他已身在余杭区径山镇感塘村。老人的住所依山傍水,出门便是公园,天气晴好时,他会出门走走。村里人大多认得老人,相遇时,他们会亲切地和老人打招呼:“钟老师好。”

因为身体原因,老人前不久才出院,目前仍要按时服药。尽管儿子劝他住到自己那儿去,可老人还是选择住到了感塘村的小舅子家。“也算是落叶归根了。”老人说,“这里是我妻子的娘家,也是我年轻时教了20多年书的地方。我1963年就来到这里,村里很多人都曾是我的学生。有些学生知道了我的故事,也说要去保护泉水。”

就这样,护泉故事有了新的章节。

无名碑上有泉名

却没有他的名字

感塘村距离虎山公园有40公里,过去的大半年中,老人只去泉水边看过3次。“我确实放下了,因为现在有志愿者在保护泉水。”老人说,但他又没有全放下,因为他希望能给泉水带去一点新东西,让它变得更好。

今年夏天,老人第一次回到泉水边,为的就是会会那些老朋友。夏天的泉水,流量不太大,可取水人都很耐心,排着队等候取水。“我遇到一个从三墩赶来的师傅,他很高兴,说他的孙子就喜欢喝这里的泉水,比自来水甘甜。”老人说,那天,他和许多人告了别,“以后有志愿者帮忙,我真的不太会再去了。”

第二次回泉水边,老人是带着老同学去采风的。老人的手机里保存着一张照片,那是他请多年未见的小学同学画的一幅山水画,画中描绘的就是他多年保护的山泉。“你看,画里有泉,有取水人,还有山林的景色。”老人拿着手机说道,“他们说这幅画值几万元,可这幅画在我心里是无价的。”

第三次回泉水边,老人是为了立一块碑。这是一块黑色花岗岩碑,碑面刻字,用金漆上色。碑上的文字是老人拟写的,短短百余字,他尽可能将过去十几年间的护泉故事都点到,并在文末说明立碑本意:“使后人深知此水来之不易,愿泉水永流不息,好人健康长寿。”

这块石碑有两个地方比较特别。首先,泉水本无名字,在石碑上,老人已为它命名——虎山双鱼泉;其次,立碑大多有落款,说明立碑人是谁,可这块石碑上并没有“钟鸿亮”字样。“只要大家不忘记这眼泉水就好。”老人淡然地说,“我不为名利,大家记得我就记得,忘了也就忘了……”

取水人成了护泉人

泉边有了更多“钟鸿亮”

今年2月初见老人时,我们便知道有一群志愿者在帮助老人守护山泉,他们建了一个名叫“湖山福慧清泉公益”的微信群,专门为守护山泉忙碌。

转眼近一年过去了,如今,“湖山福慧清泉公益”微信群里的志愿者已从当初的20多人增加到30多人。志愿者们分工明确,住得近些的志愿者负责日常巡护,住得远的则负责定期检查和清理蓄水池。这些志愿者中,有不少是从取水人慢慢转变为护泉人的。

“上一次钟老师来,我也在场。”志愿者金师傅说,老人最关心的还是蓄水池有没有损坏、泉水的流量如何,“我告诉他,现在大家都很自觉,都很讲文明,泉水设施没有损坏。他当时高兴极了……”

其实,守护山泉已不再是老人和志愿者这一小部分人的事,护泉故事温暖人心,每个取水人都能文明取水,老人便能真的“放下”,安享晚年。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李维和 文 王翔 钟旭峰 视频 编辑:王洁
 
动态信息 更多 >
· 杭州为企业打造一流用电营商环境
· 数字经济掀浪潮
· 市人大征集2019年民生实事建议项目144件
· 桐庐县:加快建设山清水秀民富县强的美丽中国桐庐样本
· 激荡四十年 数说杭州8
· 杭州市“三会”企业家谈杭州营商环境
· 不忘初心 携手共进
· 芝麻让世界开门
· 激荡四十年 数说杭州7
· “精彩杭州主题展”激发广大观众逐梦豪情
我市干部群众热议庆祝改革开放40周 ...
四十位画家绘“40载上城”
​“勇立潮头 逐梦一流——精彩杭州 ...
版权所有 2006 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CopyRight © www.hzxcw.gov.cn  建议浏览分辨率1024×768 IE 6.0以上
联系电话:0571-85251618  E-mail: xcbxm@hangzhou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