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市宣传网>新闻出版
 
杭二中17岁学生出版散文诗集
2016-11-29 08:07

他的文章曾获得冰心作文奖初中组一等奖 除了家里有好的阅读环境 他还有些独到技巧

“这个小伙子初二开始写作,三四年时间,把思想的目光投到了他眼睛所能看到的一切地方,对社会、人生的思考与描摹,其深度,其生动,大都体现在这本书里。”这是著名作家黄亚洲对一个高中生的评价,这段文字也出现在这位少年新出版的散文诗集的序中。

少年是杭二中学生,名叫李豪逸。日前,李豪逸在学校举办了《当我站在时间之后》新书首发式,小伙子一袭黑衣亮相,戴着一副圆框眼镜,散发着浓浓的书卷气。

这本书是李豪逸的第一本散文诗集,共收录了30多篇原创文章以及填的80多首词。当天,他还把签售的200本书的5000元书款都捐给了上城区智慧树残疾人服务社。

触景生情或想到好词好句 他会用手机备忘录记下来

李豪逸在杭州文化圈小有名气。当年还在建兰中学读初二,他写的一篇文章《当我站在时间之后》就获得了第八届全国冰心作文奖初中组一等奖。

“这篇文章其实是当年的高考同题作文。”李豪逸说,课间知道了作文题后,灵感就来了,花了一个课间和一节课时间创作,一气呵成。写完后,他还给同学们看,大家都觉得挺不错,就帮他去投稿,最后很惊喜地拿了奖。

在很多人看来,写文章是件“烧脑”的事,但李豪逸却笑说这已成为自己的“主业”。“学校里的作文和写作其实是两个概念。”李豪逸说,作文是有题目的,而写作是有感而发。平时自己也会写一些文字,不拘泥于格式、题材、篇幅,比如遇到一些事物产生了感想或想到一些好的词句,就会打开手机备忘录记下来,积累素材。“一旦某天灵感来了,这些素材会很快从脑中溢出,创作过程就会很顺畅了。”

他喜欢读的书种类很杂 家里有很好的阅读环境

虽然只有17岁,但李豪逸的作品中有不少题材涉及家国情愁,气势磅礴。李豪逸说,创作需要灵感,毕竟自己的生活阅历有限,所以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阅读。

他喜欢读的书种类很杂,像《史记》等史学类书籍,《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名著,偶尔也看看网络小说。“我比较喜欢前人的名著,其中柳永、苏轼、辛弃疾等古代诗人词人是最爱。”李豪逸每次看这些诗词都有收获,而自己的诗词写作也是在模仿中一点点成长起来的。

“其实读什么书没关系,关键是得读起来,养成习惯。”李豪逸说,自己喜欢阅读也源于家里有好的阅读环境。“我家有一个很大的书柜,妈妈是语文老师,她收藏了不少书籍。所以,自己的读物都是经过筛选过的好书,平时一有空都会沉浸其中。”李豪逸说,上高中后阅读时间碎片化了,所以自己订阅了一些比较好的诗词公众号,每天看诗歌、小短文,既丰富阅读也不多占时间。但如果是读名著,建议能保持阅读连贯性,如果断断续续地看,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延伸阅读

杭二中校长:

我们要留住“民族文化之根”

杭二中校长叶翠微也来到了新书首发式现场。

“一个17岁的孩子,能有这样的写作态度,我感到很欣慰。”叶翠微说,我国是一个诗性国度,诗歌在中国被视为文学神明。但恰恰是在当代,我们有多少人读诗?又有多少人写诗?我们和诗歌正在变得若即若离。如果一个学生的高考作文是写了一首诗歌,他能得分吗?这是个很尴尬的话题。

“如果把中国的诗歌比作一只蝴蝶,那么它在当下并没有煽动自己的翅膀,因此中国人的那股浪漫、那份豪情与洒脱正在慢慢消失。因此一个二中学生出书,我不稀奇。但一个17岁的孩子写诗,我敬重。我看到的是在中国的变革中,需要留住民族文化之根的东西。”叶翠微说,我们的教育应该鼓励学生会写、会玩、会算,助推学生把自己的爱好迈向一个新境界。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通讯员 边玉臣 记者 王洁 编辑:郑海云
 
动态信息 更多 >
· 杭州要抓好“最多跑一次”改革专项巡察
· "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入选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 杭州市第十六次妇女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 杭州对口帮扶黔东南州、恩施州
· 下城区:集中力量破难题 “四级联办”解民忧
· 上城区:办好“关键小事” 实现最大民生
· 10月底前,全市机关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力争全覆盖
· 6名杭州青年代表出席共青团十八大
· 中共杭州市委追授徐遂同志为“杭州市优秀共产党员”
· 杭州市举办群众性歌咏活动
浙籍抗战英烈群雕永久竖立武林广场
我省首次举办苔藓科普大展
城管驿站可以这么美
版权所有 2006 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CopyRight © www.hzxcw.gov.cn  建议浏览分辨率1024×768 IE 6.0以上
联系电话:0571-85251618  E-mail: xcbxm@hangzhou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