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市宣传网>文化杭州
 
杭州蜂巢:举着“先锋”的旗 它想与每一位观众偎依
2018-06-15 09:35

2016年11月,沈塘桥路11号,“杭州蜂巢剧场”正式开张。

剧场的艺术总监是大名鼎鼎的当代先锋导演孟京辉,这也是他继北京和上海之后,开辟的第三个“戏剧阵地”。

它的出现,让杭州的戏剧生态悄然改变。

对观众来说,身边从此有了先锋戏剧大本营,想看场先锋剧,再也不用跑到北京上海去了。

对杭州这座城市来说,暗藏的戏剧能量似乎在这里找到了喷发口!即使是在高密度演出的情况下,杭州蜂巢剧场的许多剧目依然一票难求。

当然,戏剧对于一座城市的影响,不是简单的短效应,也许,多年之后再看,杭州蜂巢所代表的戏剧精神已经像DNA一样,深扎于杭州的文化基因。

“确认过眼神!”

对的人、对的剧场,遇上一座对的城

作为中国剧坛最具影响力的戏剧导演之一,孟京辉为什么会把蜂巢带到杭州?

这期间,有着特别的缘分。

2008年,“北京蜂巢剧场”在东直门开业,这是孟京辉的首个剧场。也是在同一年,他的第一个作品《两只狗的生活意见》被首度引进杭州,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后来,每一年,他都有新作品在杭州上演;再后来,他与杭州合作的大型多媒体话剧《活着》大获成功,成为杭州演出史上票房最高的戏剧;接着,由他担任戏剧总监的杭州当代戏剧节创办。一路走来,孟京辉与杭州有着越来越黏稠的情感。

“你能感觉到有一种特别荡漾的豪情和有希望的未来,真的,戏剧,在杭州是太有希望了。”在2015年的杭州当代戏剧节上,孟京辉如此表达对杭州的喜爱。

戏剧家表达爱的方式,当然是戏剧。每当夜幕降临,在舞台的方寸之间,他希望杭州观众能像北京、上海的观众那样,与他的戏剧、他的思想近距离碰撞。这样的夜晚,不是每年只有几天,而是连续的,由很多个夜晚组成。他不想只做演出过客,而要将剧场种在杭州。

于是,在2016年11月,这一想法成为现实。

“请开始你的表演!”

老戏+新戏,不担心观众审美疲倦

“先锋”一词,几乎成了孟京辉戏剧撕扯不掉的标签。

在孟京辉看来,先锋代表对自己的重新认知,对自己的状况和未来的自信。孟京辉要把这样的戏剧审美带到杭州,而杭州蜂巢是最好的舞台。

《恋爱的犀牛》《两只狗的生活意见》《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死亡》《空中花园谋杀案》……过去20年里,最经典、最具代表性的孟氏戏剧,以庞大的矩阵形式在"杭州蜂巢剧场"上演,让杭州观众应接不暇,又惊喜不已。

除了经典之作,从杭州蜂巢剧场成立以来,孟京辉工作室的新戏首演基本会首选在杭州。2017年的《臭虫》,杭州是首演城市;同年,黑猫剧团的《年轻的野兽》《爱在歇斯底里时》,也献演杭州;2018年新戏《太阳和太阳穴》和《关于爱情归宿的最新观念》,前几天刚刚演完。

据统计,从开业以来,杭州蜂巢已经上演了16部剧目,共计278场演出。

如此密集的演出,观众会不会审美疲劳?

“有新戏,也有老戏。我们不怕剧目巡演会让观众疲倦,戏剧舞台的魅力之一就是‘一期一会’。”剧场的品牌宣传单华平言语中充满了自信。

事实也似乎证实了这一点,拿经典剧《恋爱的犀牛》来说,仅去年一年,就上演了经典版、音乐版和黑猫版 ,总共 67场次,且每场都是爆满,许多粉丝以集齐三个版本的犀牛为看戏目标,看了一遍又一遍。

“还有这种操作?”

举着先锋的旗,埋头做着戏剧的推广和普及

先锋,是一个看上去挺高冷,且有距离感的词汇。然而,在舞台之外,杭州蜂巢完全没有"先锋戏剧"的高冷范儿,而是把普及和推广戏剧当成自己的使命,做着许多温馨的、接地气的、与观众零距离的事儿。

去年,剧场承办了杭州当代戏剧节、杭州青年戏剧节;去年12月,孟京辉与中国美院跨界合作了浸没式戏剧《死水边的美人鱼》,运用美院师生当代装置艺术和雕塑作品共同创作,实现了美院的青年艺术家与戏剧的一种创新合作。

戏剧公益活动也是杭州蜂巢热衷的。因为观众大多为青年人尤其是高校学生,演出上坚持低票价,并且保留每场一定数量的学生票。在剧场举办的各种体验活动、展览、讲座等均以免费的形式对公众开放。

对青年戏剧爱好者,杭州蜂巢也是大力扶植。去年12月,剧场推出了一个“零门槛计划”:为“青年戏剧人”提供剧场、灯光舞美技术硬件和宣传支持,且不参与票房,不收取费用。后来,共有11个团体的作品在杭州蜂巢成功演出,有杭州本土的,也有来自北京、上海、四川等地的。

杭州蜂巢所做的一切,都是基于一个理念——“戏剧不是远离生活的,戏剧应该和其他许多美好的东西一样,是生活化的。”

(记者 姜雄)


一座城市的智慧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曾说,对于一座城市,你所喜欢的不在于七个或是七十个奇景,而在于她对你提出的问题所给予的答复,或者在于她能提出迫使你回答的问题,就像底比斯通过斯芬克斯之口提问一样。

这几天,我们展现的城市文艺新地标,便有点类似他笔下的斯芬克斯,是一个出口,让精神层面的智慧问答在这座城市流传,蔓延,就如同绕着城市的繁盛水系一般。

曾有一段时间,杭州的文艺青年们特别热衷去上海看演出,每个周末,乐此不疲。为什么?

原因不外乎就是戏多且质量好。

多是数量层级的,一个城市既要有恢宏的大剧院,也得有精巧的小剧场,这样才能吸引多种形态的舞台表演方式。好是比较层级的,一个城市只有具备足够的知名度,才能吸引大量的优秀国际表演团体,让他们愿意来与这座城市产生心灵的互动。

杭州这几年已经有了足够的国际知名度了,不用再可怜巴巴地“依附”于上海之下,于是也陆续有了层次分明的各类舞台,我们报道的这些文艺新地标便是个中翘楚。

有人会问,我们需要这么多大大小小的文艺地标?答案自然是肯定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不只是物质层面,更多的是在精神层面的。一座美好的城市,最大的智慧可能并不是多建几个万人大剧场,而是应该看到美好的种子会被精耕细作的涓涓甘露浇灌,繁盛。

从大屋顶到西戏再到蜂巢,他们的网红气质并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洋溢出来的对美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分类明晰的运营。你给你的观众吃什么,他们就会变成什么。这些新地标用自我个性的魅力,正在打造各自专属的群体,小但美好。

这种洋溢的力量,吸引的不应该只是铁杆粉丝,更应该辐射到外围的人群。重要的事情只能通过非常缓慢的过程来实现,我们相信只要给这些文艺新地标阳光与雨露,美好的花朵一定会在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绽开,芬芳,缭绕不绝。

卡尔维诺还有一段话,“我把自己的什么东西放进了我所写的东西中?我的回答是——我放进了我的理性,我的意志,我的品位,我所属于的文化……”文艺新地标便是把过往的种种,未来的可能借由一次次的关灯与亮灯注入了这个城市,它们新鲜,有活力,更有着与这个城市气质一脉相承的文化底色。

这就是我们城市的智慧。

(张磊)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 编辑:王洁
 
动态信息 更多 >
· 杭州要抓好“最多跑一次”改革专项巡察
· "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入选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 杭州市第十六次妇女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 杭州对口帮扶黔东南州、恩施州
· 下城区:集中力量破难题 “四级联办”解民忧
· 上城区:办好“关键小事” 实现最大民生
· 10月底前,全市机关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力争全覆盖
· 6名杭州青年代表出席共青团十八大
· 中共杭州市委追授徐遂同志为“杭州市优秀共产党员”
· 杭州市举办群众性歌咏活动
浙籍抗战英烈群雕永久竖立武林广场
我省首次举办苔藓科普大展
城管驿站可以这么美
版权所有 2006 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CopyRight © www.hzxcw.gov.cn  建议浏览分辨率1024×768 IE 6.0以上
联系电话:0571-85251618  E-mail: xcbxm@hangzhou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