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市宣传网>文化杭州
 
大屋顶之下,有诗和远方 也有美好生活的况味
2018-06-12 07:49

在平淡的生活里,我们常常渴望生活的戏剧性。一群人,一座城,与一个剧场的相逢,是可遇不可求的。在杭州,一些新的文艺地标正在出现,它们探索着各种新模式,发酵着更多新可能,不仅把好戏聚在一起呈现,还通过呈现把人群聚在了一起。这些新地标试图打破艺术生活的边界,让这座城市更具文艺性,也更有国际范。

麦黄梅熟的6月,坐落于杭州西北之角的良渚文化艺术中心迎来了两周岁生日。这两年来,这里举办了300余场艺术活动,累计观众人次超过45万。粉丝们给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取了一个更文艺、更亲昵的名字——大屋顶。

“村晚”、“樱花季”、“仲夏夜”、“冬之旅”,这些品牌活动已经成为大屋顶和这座城市每年如期不变的约定。今年3月,高晓松又把自己的晓书馆“装”进了这间大屋顶,致力于推广公益阅读。这个艺术空间又被注入了一个别样而有趣的灵魂,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阅读爱好者。

“大屋顶”为什么能成为一个火爆的现象?为此我们采访了良渚文化艺术中心馆长张炎。张炎提到了一个词——平地抠饼。“没有他山之石,没有模式可鉴。一开始,谁也无法预知大屋顶未来会生长成什么模样。”

而如今,这个由著名建设大师安藤忠雄所塑造的艺术空间,已经成为杭州的一处新文艺地标。这样一个基于社群的文化、生活、体验、交流的综合体,在杭州可谓首创。

大屋顶的“精髓”:激活社区,联结社群

最初,人们在讨论良渚文化艺术中心时,总会用“安藤忠雄的建筑”来开头。这个足够宽阔的根基,是大屋顶建立之初给人最直观的感受。

时光倒流995天。2015年秋天,安藤忠雄来到刚刚落成的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建筑的精髓,在于能够成为人与人沟通的场所,希望良渚文化艺术中心的未来也是这样的。”这是安藤对于自己作品的唯一希冀。与周围的社群建立良好的联系,成为这个建筑空间的一大使命。

“发微文不要求爆文,做活动不要求爆场。”张炎告诉我,这是大屋顶文化团队的追求。所以,在135座的小剧场里,上映的电影不一定热门,但要足够深刻;在它的美术馆里,展出的艺术品不一定深奥,但要足够有趣;在“晓书馆”里,对话的嘉宾不一定有名,但要足够精彩。

大屋顶还会组织各式各样的社群文艺活动——村民展览、亲子工作坊、文艺晚会、社团演出。“波德莱尔曾说,享受人群就是一种艺术。我们的活动就是在营造一种体验,让大家产生参与度,形成浸入感。”

大屋顶的“向心力”:志愿者也是主心骨

大屋顶文化的正式员工不到10个人,一年要运作200多场文艺活动,怎么忙得过来?张炎很庆幸,他们的背后有一支向心力巨大的志愿者团队。美术馆、小剧场、晓书馆、村民书房,甚至是户外樱花林,大屋顶的每个角落都有志愿者们热情而忙碌的身影。“开馆两年,200多位志愿者共贡献了15000个服务工时。按照一天8小时工时,等于一个人近7年的工作量。” 张炎说。

“一开始志愿者基本是小镇上的居民,现在辐射到了整个杭州。有不少志愿者,都是周末抽空从滨江、萧山等地赶来的。”这里有年过花甲的退休老人,也有日理万机的企业高管。一年春秋两季的村民学堂,每期20多门课程,讲师都是招募来的志愿者。大屋顶每年暑期还开设“小小围裙”志愿者项目,招募从小学到高中的学生志愿者,给予他们一定的体验性服务任务。

“人需要在一个舒适的空间中找到归属感,美术馆需要能够满足这一点,吸引更多观众参与、做他们想做的事情,并产生相关社会联系。”张炎发现,介于工作人员和普通观众之间的志愿者,是最容易通过自己身份的特殊性来创造这种归属感的。“也许他们不够专业,但拥有足够的感染力和亲切度,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大屋顶的“可能性”:形成都市之外的文化群落

今年,大屋顶将携手西溪天堂艺术中心,带来9个国家、10部剧目、共计55场次的演出。这意味着,杭州观众不用打飞的去北京、爱丁堡或者百老汇,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国际性的好演出。

“文化是没有标准的,如果要说一个标准,那就是价值观。”在前行的路上,大屋顶显然找到了越来越多价值观一致的合作伙伴。张炎透露,大屋顶书店的蓝图目前也在酝酿之中,不一定大而全,或许小而美。

如今的大屋顶作为一个综合性城市文化平台品牌,已初现文化产业运营模式,并衍生了一系列自有文化子品牌:“2019年,黄龙万科中心将有一个可容纳500人的小剧场;2021年;良渚未来之光将有一个剧场群落,包括一个千人大剧场和数个小剧场。”

张炎打了一个比方:如果按当下流行的人设来界定,大屋顶就是一个“斜杠文青”的形象:良渚文化村的空间更诗意,人们可以谈谈诗和远方,黄龙万科中心的空间更知性,人们可以放松并充电。“至于良渚未来之光的形象,我们还在摸索。”

这个月,良渚博物院即将开馆;2020年,张永和设计的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落成;最近,良渚国家遗址公园也正式动工——再包括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和此后的“未来之光”,良渚这一带,将形成一个都市之外的文化群落。

“周末,上午去良渚博物院看个展,去中国美院遛个弯,再去遗址公园赏个景,下午骑个共享单车来晓书馆歇歇脚,看看书,晚上到未来之光,多么文艺而充实的一天。一天不够,就两天呗,这里是自然、艺术、历史的完美融合。”张炎描绘了未来大屋顶的美丽景象。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厉玮 编辑:王洁
 
动态信息 更多 >
· 杭州要抓好“最多跑一次”改革专项巡察
· "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入选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 杭州市第十六次妇女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 杭州对口帮扶黔东南州、恩施州
· 下城区:集中力量破难题 “四级联办”解民忧
· 上城区:办好“关键小事” 实现最大民生
· 10月底前,全市机关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力争全覆盖
· 6名杭州青年代表出席共青团十八大
· 中共杭州市委追授徐遂同志为“杭州市优秀共产党员”
· 杭州市举办群众性歌咏活动
浙籍抗战英烈群雕永久竖立武林广场
我省首次举办苔藓科普大展
城管驿站可以这么美
版权所有 2006 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CopyRight © www.hzxcw.gov.cn  建议浏览分辨率1024×768 IE 6.0以上
联系电话:0571-85251618  E-mail: xcbxm@hangzhou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