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市宣传网>钱塘理论
 
从两位老教师的“最后一课”说起
2017-12-26 15:04

两则有关“最后一课”的报道,主角均为退休返聘讲台的老教师,读了颇多触动。

头一位,84岁的蒋克铸教授。11月10日下午,他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为150名学生上最后一课,授课内容为《漫谈设计思维》。在长达3个小时的讲课时间里,学生们4次请他坐下讲课,都被婉言谢绝。他说,“所谓‘教授’,‘教’时要‘授’,示范最关键。只有站着上课才能示范和演练。”

好的老师,让人如沐春风。蒋老先生原是浙大机械工程学院教师,1994年退休后被返聘到竺可桢学院讲授《设计方法学》课程,直至2008年老伴去世,才歇了下来。今年10月份的时候,他向学院提出,希望能再进一次课堂,与学生们分享他终身从事的教学内容。他说:“怕人走了,经验没有留下来,这是最大的遗憾。”

另一位主角是老年大学的教员,同样让人感动。今年75岁的何大钧老师,为老年朋友讲授医疗保健知识已经10年了,12月25日这天,他正式卸任。当天的送别聚会上,何老先生自费宴请班上的87位老年学员。大家向他敬献奖杯,动情地唱起《老师我想你》,依依不舍地说道,“何老师,期待永远做您的学生和朋友!”

何老先生缘何收获学员们的尊敬?在他长期亦师亦友的执教中,他把每一位老年学员,都当作了朋友,当作了亲人。曾经担任省级机关医务室主任的他,每周上课时都会提前一小时到校,下课后还会留下来,义务给学员们看体检报告、分析病历、看化验单。他甚至当起学生们的“保健医生”,手把手教大家掌握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平时有谁碰到医疗难题,帮助联系医院、医生,何老师都义不容辞。遇上学生病了,他还会主动探望。

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这个职业,常常被人比作蜡烛,为师者,首先当然必须是一个快乐的燃烧者,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此外,他还必须是一个乐助者,背负着理想主义情怀,塑造自己,成就他人。有如学者所批评的那样,“没有不好的老师,只有不好的教育!”这当然批判的是某种现象,但也不能不说折射出某种实情。真正的教育,以育人为终极目标,是绝不能沾染丝毫尘埃的。今天的校园内,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为师者当然不乏其人。然而试想,如果老师只为分数而教,学生只为分数而学,长此以往,当教育被窄化成为培养应试的机器,那种应有的单纯的师生关系,或多或少在这种应试中,被抹杀了人性的一面,所谓的师者尊严,恐怕也是要蒙满灰尘的。也因此,今天当我们关注教育改革,谈论其中师道尊严一面,尤其要注意到的是教育的功利化趋势,更应该在教育导向棒上狠下功夫。

回到前述报道。当天的授课,蒋老先生提前半个小时就到了教室,早早地等在第一排座位上。为了上好这堂课,他整整花了两周时间来备课。课程结束后,当蒋老先生骑着一辆老式的永久自行车,缓缓离开校园,留下上一辈人严谨从教的背影,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为师从教者,都会从中感悟到点什么吧。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本报评论员 涂建敏 编辑:余彦君
 
动态信息 更多 >
· 杭州要抓好“最多跑一次”改革专项巡察
· "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入选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 杭州市第十六次妇女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 杭州对口帮扶黔东南州、恩施州
· 下城区:集中力量破难题 “四级联办”解民忧
· 上城区:办好“关键小事” 实现最大民生
· 10月底前,全市机关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力争全覆盖
· 6名杭州青年代表出席共青团十八大
· 中共杭州市委追授徐遂同志为“杭州市优秀共产党员”
· 杭州市举办群众性歌咏活动
浙籍抗战英烈群雕永久竖立武林广场
我省首次举办苔藓科普大展
城管驿站可以这么美
版权所有 2006 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CopyRight © www.hzxcw.gov.cn  建议浏览分辨率1024×768 IE 6.0以上
联系电话:0571-85251618  E-mail: xcbxm@hangzhou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