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宣传网>动态信息
 
如何垒起数字经济第一城的“柱”和“梁”
2019-01-22 08:45

回望2018,“数字经济”无疑是杭州经济发展中一个耀眼的关键词。2018年10月11日,更是杭州数字经济发展历程中掀开新篇章的一天,这一天,杭州全面吹响了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号角。从“天堂硅谷”到“一号工程”,数字经济为杭州注入了无限动力和勃勃生机,正成为杭州最为靓丽的金字招牌。

目前,杭州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经济总量超25%,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逾50%,占全省数字经济比重一半以上;预计今年杭州数字经济总量将突破1万亿元;到2022年,数字经济总量将达到1.2万亿元以上。

不久之前召开的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再次强调要聚力动能转换,加快建设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提升制造业水平,强化大平台支撑,释放新消费潜力,激发创新源活力。

那么,在吹响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集结号后,杭州如何为这座城垒起一砖一瓦?这成了很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代表、委员名片

谢建华 杭州市人大代表 杭州市财政局党委书 记、局长

陈万翔 杭州市政协委员 杭州东方嘉富资产管 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沈建国 杭州市政协委员 永杰新材料股份有限 公司董事长

曹国熊 杭州市政协委员 普华资本董事长

邹峻 杭州市政协委员 观韬中茂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布局芯片、AI等未来产业增强数字经济硬实力

东风起,一一风荷举。

数字经济是杭州的柱和梁,体现着城市发展的高度。这些年来,杭州因数字经济而兴、因数字经济而荣,数字经济已成为杭州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城市转型发展的支柱。

“产业‘偏软’是杭州数字经济的老大难问题,解决这一软肋的关键就是要狠抓半导体(芯片)产业。”邹峻说,“杭州是一座开放和包容的城市,我认为可以探索创新政府资金扶持模式,引入更多社会资本,支持士兰微等本土芯片企业加快布局、扩大产能;同时,引进紫光、台积电、连发科等高端半导体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氛围。”

“不久之前,杭州提出要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为接下来经济结构转变指明了方向,但是如何增强信息经济的‘硬实力’是政府一直在思考的,我们也希望在这方面积极作为。”曹国熊说,“我们在人工智能、信息安全、云服务金融科技、教育科技、AR/VR及高端智能制造、企业服务、移动工具等领域都已早有布局,累计已投相关公司超过百余家,涉及产业链的多个环节。”

抢占人工智能制高点,对发展数字经济有重要意义。要做强人工智能产业,首先应努力打造全国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引领区,推动产业特色集聚发展。

曹国熊表示:“杭州乃至我国光器件及芯片企业整体实力较弱,高端光芯片进口依赖严重,在10G以上速率的有源器件和100G光模块等高端领域也才逐渐有所突破,发展国产自主的光芯片产业和技术势在必行。”芯耘光电是普华资本领投Pre-A轮的杭州企业,专注于100G及以上速率光芯片及光子集成技术的开发、设计和制造,产品面向光通信产业,自主研发销售器件、模块及芯片。

现阶段,“芯耘光电”研发的芯片将主要用于通信领域,后期有可能会研发用于车载激光雷达、光计算的芯片。

从本世纪初的“天堂硅谷”,再到信息经济“一号工程”的提出,杭州积极抢抓了信息技术革命时间窗口,为数字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生态,大力推进数字经济与各领域的跨界融合,形成了信息软件、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等优势产业,涌现了阿里巴巴、网易、海康威视等数字经济龙头企业,打造了云栖小镇、梦想小镇、基金小镇等特色小镇,孕育了西湖大学、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等创新科研机构。

财政资金、产业基金促进产业集聚

择天下英才而用之。

如今的杭州,正在数字经济第一城的路上大步向前,产业和人才集聚杭州离不开政府财政资金“坚强后盾”的支持。

如何补齐数字经济结构性人才短板,在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邹峻提出,“针对海外人才,建议政府实施定向精准招才计划,推进国际创新孵化器建设,创新设立海外招才专项基金,并建立国际人才科技创新中心;针对国内人才,可以与西安、武汉、成都、合肥等科研教育优秀城市建立人才直通通道,并出台更具竞争力的人才扶持政策,减轻人才生活成本。”

谢建华也看到了人才对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我们市财政每年安排人才专项资金3亿元以上,支持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521’人才遴选和全球青年人才集聚行动,还重点支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此外,我们还参与出台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杭州市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实施意见》加大对科研人员的激励力度。”

财政资金积极作为。十三五期间,累计整合省、市、区三级财政支持城西科创大走廊、之江实验室等重大科创平台建设超过67.5亿;过去这一年,支持西湖大学经费超过8亿元;统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20亿元,单独设立数字经济专项资金5亿元;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计划,2018-2020年连续三年将投入20亿元,2018年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578家,居全省第一。

“基础性的关键性的产业布局初期需要政府支持,所以我的建议是财政基金采用市场化的基金形式,出资参与VC、PE并购等基金模式来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用于规避财政和国有体制机制的弱点,同时达到了财政资金引导性和基础性的作用。”陈万翔说。

成立创业投资基金和产业专项基金是一个新的趋势,不断加强市财政与市场化专业投资机构的合作,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实现资源的正向流动和优化配置,可以引进和扶持关键性、基础性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同时,在新兴产业发展中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引进优质企业和项目,创造就业机会。

企业上云挖掘传统产业新动能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在2017年度的浙江省全面推进“十万企业上云”专项行动中,杭州的“企业上云”总量、完成比例及标杆企业申报等各项指标均领跑全省。最新的《浙江省“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指出,到2020年,全省实现上云企业达40万家,其中杭州市须完成11万家,占全省的28%,绝对数要求最高。

“近年来,杭州一直把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来抓,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杭州新旧动能转换的‘加速器’,杭州已经储备了一批云服务企业,也已经有一大批企业尝到了‘上云’后‘低成本高效能’的甜头。”沈建国说。“并且,这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产业数字化是高度契合的。”

政府作为顶层政策设计者,需要优化企业上云环境,提升企业积极性。例如打造开放式的云计算产业生态,吸引国内外优秀云服务商到杭州落户落地;完善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一批信息基础设施核心节点、网络互联互通枢纽、大数据云计算重要平台和内容分发网络(CDN)。

沈建国表示,“为鼓励各地加快推动开展云上创新创业,积极培育平台经济、分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相关部门可以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给予专项资金奖励。并积极探索利用保险模式对上云企业给予保障。制定出台企业上云效果评价标准,支持第三方机构对上云效果进行评估,引导企业深度上云。”

“围绕‘三化融合’,我们财政先后推动出台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集成电路、信息软件、生物医药、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发展等政策意见;重点实施集成电路、高端软件、云计算、大数据以及工业互联网平台(1+N)开发应用等专项激励政策。”谢建华说。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敖煜华 编辑:王洁
 
动态信息 更多 >
· 幸福村里的“幸福经”
· 市领导接待群众来访
· 城市大脑“双月攻坚”成果发布暨下半年工作推进部署会举行
· “亲清在线”平台全功能揭开真容
· 杭州蓄力打造“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
· 下城区助力贫困山区女性自强奋进
· 杭州市代表团赴恩施州落实扶贫协作工作
· “大下姜” 生长记
· 奋力展现“重要窗口”的“头雁风采”
· “闭关”七年,杭州南站澎湃归来
西湖大学云谷校区明年竣工
爱你久久共迎百年
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举行 ...
版权所有 2006 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CopyRight © www.hzxcw.gov.cn  建议浏览分辨率1024×768 IE 6.0以上
联系电话:0571-85251618  E-mail: xcbxm@hangzhouit.gov.cn

浙ICP备07500146号-5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06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