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市宣传网>动态信息
 
巨龙舞动拥江潮
2018-08-31 08:25






头发花白的包海涵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当时建设钱塘江二桥的过程。


王逸飞介绍了沪杭甬高速公路的选址过程。

钱江潮起,巨龙腾飞。如今的钱塘江,十桥两隧,它们各具个性的姿容与城市拥江发展相适应,与城市的蝶变相同步,汇聚起来便是一则城市进入钱塘江时代的盛世传奇。随着2018年修订版《杭州市城市综合交通专项规划(2007-2020》)正式获批,一张杭州未来综合交通规划蓝图也逐渐清晰起来,其中引人注目的,是未来的钱塘江上,将有33条过江通道——拥江发展的宏大愿景,开始展露出它雄心勃勃的面貌。

追根溯源,“钱塘江时代”的开启,或许要从27年前算起。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的钱塘江上,30年代建立的巍巍钱塘江大桥历经岁月的磨难屹然不倒,但已然难以承担日益繁重的客货运输,它长期超负荷所形成的“肠梗阻”,严重制约着浙江省乃至整个华东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

钱塘江第二大桥,这座由中国桥梁专家、钱塘江大桥的总设计师茅以升提议、国家铁道部主持修建的公铁并行大桥,就在此时横空出世,成为盘活交通和经济发展这盘棋的关键,并在其后掀起了钱塘江上建设桥隧的热潮,拉开了钱塘江时代的序幕。

应运而生 影响深远

上个世纪80年代的华东地区,面积不足全国的6.5%,工农业总产值却占了全国的1/3,但是华东地区的铁路密度却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铁路总长只占全国的1/10。再看杭州,身居华东路网东西第一通道(沪杭、浙赣两线)的钱塘江大桥,早已投入使用近半个世纪,无论是公路桥还是铁路桥的日均通行,都达到了超饱和的状态。当时的杭州市政府不得不在老桥下游增设了汽车轮渡,两岸待渡的汽车排起了长龙。这一切都注定了钱塘江第二大桥从诞生就肩负着重要使命。作为铁道部“中取华东”连接沪杭、浙赣、宣杭、萧甬铁路的重点工程,钱塘江第二大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杭州市建设的最大工程。

辗转寻觅,我们找到了如今已经是88岁高龄的包海涵老人。他毕业于同济大学,1964年来到杭州工作,加入了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当时担任总图室主任,和规划图纸打了一辈子的交道,退休时,已经是规划研究院的副总工程师。

头发花白的包老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建设钱塘江第二大桥的计划早在1985年就被提出。“1986年10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南下杭州,主持召开华东铁路建设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明确了钱塘江第二大桥的选址方案。”

综观古今中外桥梁等江上建筑,对选址都极其谨慎。环境保护、投资规模、人文景观的协调等诸多问题,都需要纳入考量。而在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造一座桥,更是不能掉以轻心。

从一沓已经泛黄褶皱的材料中,包老翻出了一张上世纪80年代的杭州市区规划图纸,如数家珍地指给我们看:“这里是钱塘江大桥,它作为一个单线桥,当时已经不能满足交通需求。”

老人的手指在图纸上左右滑动:“一开始,对于钱塘江第二大桥的选址有东线和西线两个方案,最终拍板确定的东线方案,直到今天来看,都有无可比拟的优点。”

对于杭州市区的道路和铁路,包老早就熟稔于心,他介绍说,钱塘江第二大桥的选址,使得它与杭沪铁路接轨十分方便,向南连接浙赣铁路,向东连接杭甬高速,同时也距离萧山机场不远,即使到了今天,也对铁路线网和城市布局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全力以赴 创造纪录

1988年4月,30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汇聚杭州,钱塘江二桥正式在四堡开工。钱塘江第二大桥由铁道部主持修建,如此规模浩大的工程能够从蓝图走向辉煌,少不了杭州市委市政府与大桥建设者的团结协作,以及杭州市民的支持。

“建大桥,技术问题交给铁道部,绝对放心。而我们首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征地,这项工作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在包老的指引下,我们翻阅了当年的报章资料,寻觅到了杭州人民和市委市政府配合铁道部修建大桥,倾注一腔热情的印记:

钱塘江第二大桥需要征用土地150多亩,在杭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征租手续一路绿灯,当时的萧山市领导主动“送地上门”;江干区御道村被征地23亩多,没有一人讨价还价。就这样,大桥工程指挥部两个征地拆迁小组,不到一个月就完成了历史使命,写下了大桥局征租土地的新纪录。

还有杭州市电力局、自来水公司也打破常规,迅速把水、电接进工地,为大桥按期开工创造了条件。杭州铁路分局在规划部门配合下,按期接通通讯线路。3个月时间,引桥工程便开机试钻,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工程前期工作,在我国的建桥史上都是少有。

当施工遇到困难时,杭州市委市政府也积极帮助建设方解决燃眉之急。在水下施工最紧张的时候,工地制作围堰的钢板告急,杭州市领导当即指示有关部门,紧急调运2000吨钢板,保证了工程的正常进行。

此后短短三年间,建设者们克服了潮涌、洪水等重重困难,终于在1991年12月21日,钱塘江第二大桥工程全面建成,并刷新了当时世界上和中国桥梁史的一系列新纪录。

在强涌潮河段建桥为世界首创;

正桥18孔一联的连续梁长达1340多米,为世界之冠;

公铁并行的桥式国内第一;

80米等跨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跨度居全国第一;

双线铁路桥铺设60公斤级重型钢轨无缝线路,在国内属首次;

它获得了中国建筑的最高奖——鲁班奖,这是浙江桥梁首次问鼎这项大奖。

一连串的纪录引起了中外桥梁界的瞩目,美国一些著名的桥梁顾问公司向我国同行提出了合作意向;日本、德国等桥梁建筑强国,也要求与中国桥梁界开展技术交流。

1991年12月,钱塘江第二大桥正式竣工通车。两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杭州城市发展的目光和战略布局开始从西湖时代逐渐迈向钱塘江时代。杭州乃至华东一带的经济和交通被大大激活了。

拥江发展 拉开大幕

1996年,全长145公里的杭甬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它是省内第一条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开启了杭州乃至浙江省公路运输快速发展的大幕。其中,就有7公里利用了钱塘江第二大桥及附属路段。

沪杭甬高速公路杭州管理处营运管理科科长王逸飞就是在杭甬高速公路建成的第二年进入部门任职。“高速公路的选址不能建在市中心,也不能离开城市太远,因此经过前期的多方勘察和调研,对比了多个线位,最终选址了刚刚建成通车不久的钱塘江第二大桥。”王逸飞告诉我们。

1994年,杭甬高速彭埠到萧山段率先通车,这也是杭甬高速最早建成通车的一段,对于浙江省的高速公路发展史来说,意义重大。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年轻人或许不知道,但是王逸飞却记得很清楚:“彭埠到萧山段通车以前,想从杭州主城区到萧山要走一桥,国道上堵得要命;想从杭州去绍兴、嘉兴至少要四个小时。钱塘江第二大桥上的杭甬高速一通,一桥也不堵了,到绍兴、嘉兴只要半个小时,缓解了杭州到浙东、浙南一带的交通状况,发挥着沟通钱塘江两岸的重要作用。”

不仅开创了浙江省高速公路的先河,钱塘江第二大桥更是成为此后在钱塘江上大规模建设过江桥梁的起点。至今钱塘江上已有十桥两隧。

如今在钱塘江第二大桥上南眺,是以红色为主调、酷似旧金山金门大桥的钱江三桥;再往南面,是蓝色淡雅、双层通行的钱江四桥;往北望,桥长超过2000米的九堡大桥静卧江上……十座大桥,这些钢铁巨龙共同舞就了一曲世纪壮歌,共同目睹了杭州每一朵改革的浪花,还将共同见证拥江发展的美好未来。

见证杭州拥江发展 从崛起迈向盛世

桥立潮头,巨龙腾飞,它不仅仅是一座跨越千米天堑的通道,更代表一座城市的宏大志向和对于发展的远见卓识。

1991年底,钱江二桥通车。它不仅大大推动了钱江两岸的经济发展和交通便利,更革命性地开创了浙江省高速公路的先河,拉近了浙江与上海的时空距离,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正是在杭甬高速之后,高速公路逐渐成为了人们短途出行的首选方式。

这之后的20多年间,杭州的飞速发展,远远超过了湍湍江水流动的速度。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战略布局。与城市经济发展同步的是,杭州市区的钱塘江面上掀起了架桥修隧的浪潮。江上十座大桥,江底两条隧道。这是关于城市跨越天堑,拥江发展,精彩蝶变的壮美故事。

如今,十座大桥,珠连成串,南来北往。现在大桥不仅仅是行人和汽车的通道,高铁也从此飞驰江面。在这些大桥端点的周围,仿佛涟漪辐射,聚集了杭州最新潮,最时尚的消费区;也聚集了最前沿、最能代表国内互联网水平的产业创新区。钱塘江上的大桥成为城市发展和生活的新地标。钱塘江上的大桥不仅缓解了两岸的交通压力,加速了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的步伐,为杭州社会经济的发展搭建了一条条“快车道”,更为“拥江发展”战略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大桥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过江去吃饭,过江去跑步,过江去看电影,过江去看看落日的余晖,过江去创业,过江去打拼……大桥两岸,生活如此丰富精彩。

江海汇流、海纳百川。我们的大桥,跨越的不单是奔腾不息的江流,是岁月,是历史,是杭州拥江发展的宏大抱负,从崛起迈向盛世。

它将见证杭州揽江入怀,把钱塘江沿线建设成为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级滨水区域,把钱塘江流域建设成为践行“两山”理论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新驱动发展的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区、宜业宜居宜游的区城协调发展示范区以及杭州“科技深入西进、旅游加快西进,制造业东移提升、城市东扩做精,文化贯穿全线、生态支撑整个全流域”的整体发展新格局。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文/记者 毛雨佳 摄影、视频/李忠 杨怡微 法鑫 制图/王璟 编辑:王洁
 
动态信息 更多 >
· “最多跑一次”等你来建言
· “走出去”带动“引进来”
· 宏图谋定改革兴
· 杭州“双创”走在全国主要城市前列
· “国际滨”欢迎您
· 第四届中华慈孝文化节在杭开幕
· 一夜和风春雨来
· “周恩来与杭州纪念展”开展
· 新时代的“萧山之问”
· 大风起于青萍末
大烟囱下将诞生文艺新地标
抓住拥江发展机遇 千年梅城焕发新活 ...
钱塘江南岸的“少年宫”力争下月开放 ...
版权所有 2006 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CopyRight © www.hzxcw.gov.cn  建议浏览分辨率1024×768 IE 6.0以上
联系电话:0571-85251618  E-mail: xcbxm@hangzhou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