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市宣传网>动态信息
 
浙医二院举行创新大赛 成果都与患者息息相关
2018-01-11 13:57

本报讯(记者 柯静 通讯员 方序 鲁青)日前,浙医二院第二届创新大赛落下帷幕。记者了解到:其中一些项目与企业衔接,将科研成果转为生产力。量产投入临床使用,可为患者节省80%的费用,获得更好医疗体验。

机器能“读懂”患者呼吸

呼吸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命支持医疗设备,但一旦参数设置不当,就会引发各种问题。在浙医二院,有这样一套能够“读懂”患者呼吸的智能化呼吸机中央系统。

今年33岁的临床医学工程部张华青是这套机器的主要研发者,他说:“有了这套智能化的数据采集设备,医生可以依靠更为直观的数据,来调整使用呼吸机的设置参数,呼吸机将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记者了解到,2017年,仅浙医二院,呼吸机的使用频次就达到5500人次,平均使用天数为6天,为了能让呼吸机变得聪明,张华青想到了人工智能。今年5月,这套中央监护系统投入使用后,不仅解放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也让病人得到更好的医疗体验。

从不起眼小细节找切入点

不仅是一年使用频次颇高的呼吸机,从不起眼的小细节着手,改善医疗体验,节省医疗费用,这是此次浙医二院创新项目获奖最具分量的理由。

慢性阻塞性肺病居我国所有疾病死亡率前列,不少有肺大疱的患者,往往容易出现小破口,导致产生气胸,破口迁延不愈,患者饱受痛苦。但这些小破口和小瘘口很难用肉眼发现。在国内,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瑞士进口的一套系统,进行诊断,但费用昂贵。在呼吸内科,夏旸博士指着监护仪上一个不起眼的模块,告诉记者:“通过这个C02的监测模块和支气管探测装置,可以有效监测并定位瘘口的位置,目前正在进行临床验证,一旦成功,患者诊断花费有望节省80%。”

此次浙医二院创新大赛主力人员平均年龄为30.16岁,“医院从创新中求得发展,老百姓也可以从创新中获益,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也是设立广济创新俱乐部的初衷所在,所以此次大赛,我们请来院外材料学、信息技术方面的专家评委,对一些项目进行孵化,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全国著名心血管专家、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教授说。记者了解到,这已是浙医二院第二次举办创新大赛,年轻医生围绕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展开科研创新,蔚然成风。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柯静 通讯员 方序 鲁青 编辑:吴阳杰
 
动态信息 更多 >
· 杭州要抓好“最多跑一次”改革专项巡察
· "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入选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 杭州市第十六次妇女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 杭州对口帮扶黔东南州、恩施州
· 下城区:集中力量破难题 “四级联办”解民忧
· 上城区:办好“关键小事” 实现最大民生
· 10月底前,全市机关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力争全覆盖
· 6名杭州青年代表出席共青团十八大
· 中共杭州市委追授徐遂同志为“杭州市优秀共产党员”
· 杭州市举办群众性歌咏活动
浙籍抗战英烈群雕永久竖立武林广场
我省首次举办苔藓科普大展
城管驿站可以这么美
版权所有 2006 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CopyRight © www.hzxcw.gov.cn  建议浏览分辨率1024×768 IE 6.0以上
联系电话:0571-85251618  E-mail: xcbxm@hangzhou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