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市宣传网>动态信息
 
杭州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
2017-08-16 13:58

那直抵人心的绿,是对“两山理论”最生动的诠释——杭州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

今年73岁的何荣发拍了40多年照片,唯独有两组照片,一直让他感慨不已。因为照片里的地点,都是同一个——富阳大源溪,当地的一条主干河道。

2005年,何荣发镜头下的大源溪,溪水浑浊、两岸垃圾成堆,不忍下足;而今年4月,照片里的大源溪却让人有点不认识了,碧波荡漾,两岸花草艳丽、绿树婆娑,俨然一座小型生态景区。

20多年前,因造纸行业蓬勃发展,大源溪是名副其实的“黑臭河”。最近几年来,杭州实施了七轮造纸行业整治行动,关停了近500家企业。大源溪上游造纸企业也被关停,再加上截污纳管,如今的大源溪水质已变成为Ⅱ类水。

“周围居民才是12年巨变的见证者,也是受益者。”何荣发说,现在的大源溪边很热闹,廊亭里聊天休闲、附近广场跳舞的人很多,居民正在享受着环境治理带来的红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杭州,作为浙江的省会城市,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理所当然地挑起了“两山”理论探索和实践重任。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十余年来,杭州不断厚植“生态文明之都”特色优势,坚定地沿着绿色发展的道路走下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环境获得感。

如今的杭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缩影比比皆是。

山水杭州 生态是坚守

2016年,杭州被《纽约时报》评为“最值得到访的52个城市”,称杭州是“一座不止拥有世界顶级博物馆的古都”。如果说悠长的历史给予杭州深厚的底蕴,那么如今从深山冷谷向乡野、城市绵延,把大地连成浓绿一片的生态之美,则给这座城市增添了独特的气质,向世界展示着东方“天堂”的魅力。

杭州,也是中国罕见的“双申遗城市”之一。

山水相依、湖城合璧,山水自然之美,给了杭州最大的生机与活力。绿色生态,如今成为杭州的“烫金”名片。而这张金名片之所以能名闻天下,却得益于城市决策者坚定不移地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和顶层设计。

2005年以来,杭州市委市政府先后编制实施了《杭州生态市建设规划》《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0-2020)》《杭州市环境功能区划》等系列规划,形成了生态市-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四级生态规划体系。

通过实施以西部山区和千岛湖湿地为重点的生态屏障保护工程,以及城区“六条生态带”保护和修复,形成形态完备、功能完善、质量完美的生态格局。

现在,杭州已拥有2个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西湖和大运河)、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9个国家森林公园。

杭州在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三江”流域,实施了历史上规模最大、整合元素最多的“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工程,建成600里沿江(湖)生态廊道和270公里沿江滨水绿道,绘就了一幅当代真实版“富春山居图”。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杭州通过园林绿化建设,积极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打造生态林、产业林、景观林“三林共建”的森林体系,建设林网、水网、路网“三网融合”的宜居城市,让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

2016年8月,杭州通过国家生态市创建考核验收,成为中国省会城市中首个“国家生态市”。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在推动城市有机更新的同时,杭州坚持城乡一体,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在农村,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也早早落地,开出漫山遍野的“鲜花”。一个个精品村、特色村、风情小镇悄然兴起,吸引了无数游人。目前,杭州拥有1个“全球五百佳村”、1个亚太环境保护协会命名“中国绿色村庄”、118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35个省级生态乡镇,均居浙江省前列。“美丽乡村”美名远扬。

对于杭州人来说,坐拥这样一座森林城市,满满的幸福感触手可及。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汪玲 陈栋 编辑:郑海云
 
动态信息 更多 >
· 杭州要抓好“最多跑一次”改革专项巡察
· "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入选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 杭州市第十六次妇女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 杭州对口帮扶黔东南州、恩施州
· 下城区:集中力量破难题 “四级联办”解民忧
· 上城区:办好“关键小事” 实现最大民生
· 10月底前,全市机关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力争全覆盖
· 6名杭州青年代表出席共青团十八大
· 中共杭州市委追授徐遂同志为“杭州市优秀共产党员”
· 杭州市举办群众性歌咏活动
浙籍抗战英烈群雕永久竖立武林广场
我省首次举办苔藓科普大展
城管驿站可以这么美
版权所有 2006 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CopyRight © www.hzxcw.gov.cn  建议浏览分辨率1024×768 IE 6.0以上
联系电话:0571-85251618  E-mail: xcbxm@hangzhou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