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市宣传网>调查研究
 
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人类历史发展的记忆
2013-05-17 08:32

文化与自然的关系,文化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昨天,一场世界瞩目的国际文化大会:2013“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国际会议,在烟雨蒙蒙的杭州进行到了第二天。昨天的会场讨论气氛依然浓厚,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观念在快速地碰撞着,擦出美丽的灵感四溅的火花。

在“文化如何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讨论中,阿马尔·加拉,一位来自印度斯普利特大学“世界遗产和可持续发展”教授、包容性博物馆国际研究所执行主任,在谈到原住民的语言保护时,还载歌载舞地表演起了印度歌舞,引得大家为他热烈鼓掌。那是一首很好听的、有关气候变化的歌,是印度南部原住民在河边唱的歌,表现了人对于自然的尊敬。恰好,加拉教授前一晚刚刚看了《印象西湖》的演出,他说:“I love it!”这场演出具有浓厚的传统中国文化气息,体现了杭州的文化魅力。

在昨天的大会上,“文化遗产”成为了人们热议的主题。文化遗产是一种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是人类社会、环境、经济和文化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保护好文化遗产,使之永续传承,是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杭州市副市长张建庭向大家介绍了杭州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所走过的道路,提出“保护城市特色,就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亚里桑德拉·康明斯认为,保护文化遗产,政府机构要开诚布公,充分用好遗产的价值;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教授、普利兹克奖获得者王澍说,“我一直待在杭州这样的地方,觉得文化的地方性很重要”……

从关注文化到关注文化与自然的互动;从关注物质遗产到关注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共生;从关注文化遗产到关注文化遗产与社会和人的关系;从关注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到关注全民参与保护、保护惠及民生的实践……这种认识上的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也体现出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共进。

杭州的城市建设者较早地懂得了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张建庭(杭州市副市长)

杭州的综合竞争力能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位居前列,其重要原因是杭州的城市建设者在经营城市时,较早地懂得了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城市特色,就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杭州初期也受到过“拆老城、建新城”的观念影响,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了破坏。一段时间弯路之后,杭州市政府用科学发展的思维,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城市发展问题,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提高到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保老城,建新城,城市东扩、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科学理性地处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为文化遗产保护留出空间条件,实现了保护与利用相统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比如,我们以民本思想为指导,先后实施了一大批颇具影响力的环境生态修复、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坚持西湖保护和免费开放相结合,让公众共享;良渚遗址保护与城乡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探索大遗址科学保护之路;运河保护与改善人居环境相结合,让遗产真正惠及于民;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做到“应保尽保,能保则保”,积极推进了杭州城市的有机更新和科学发展,形成了一整套具有杭州特色、符合杭州实际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并在保护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内核,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至为重要,它可以创造生产力、增强内驱力。在中国城市化高速推进的阶段,必须高度关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创新。我相信,随着人类对文化遗产保护认识的不断加深,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不断更新,文化遗产保护手段的不断完善,一条文化遗产保护、人类文明传承和城市化发展的可持续、良性循环的科学发展之路必将创新无限,越走越宽广。

保护文化遗产,政府机构要开诚布公

●亚里桑德拉·康明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

对于文化遗产来说,它的基础就是满足社区的要求、社区文化归属感的需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以及福祉等等。人们会通过文化遗产传承自己所深信的价值观,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因此,无论是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都必须受到同样的重视。但有时候事实并非如此,人们在谈论文化遗产问题时总会有一个核心的内容,就是遗产到底如何能够给经济带来价值。

我认为,保护文化遗产,政府机构要开诚布公,充分用好遗产的价值,同时也要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民主参与。毫无疑问,文化和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文化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基石,对于很多国家来说都是如此。应该看到,有很多环境的影响正在直接改变人们对于文化遗产的看法,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

对于很多地方而言,在促进文化发展和保护物质、非物质遗产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文化保护的意识。所以我们必须确保在制定政策时,在国家层面上充分考量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使得我们能更好地对这些遗产加以保护。

我很关注25年后的文化遗产会成什么样

●丁努·班巴鲁(蒙特利尔遗产基金会政策部主任)

遗产就是将人们的记忆传承下去,我们的工作就是要保护这些人类历史发展的记忆。为了能够通过保护措施,让子孙后代看到更多的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对社区、建筑物以及土地规划做详尽的规划。

我认为,在遗产保护领域,最重要的工作任务是在25年之后。无论我们今天做了什么,它都会成为下一代很骄傲的东西。很多人会对于博物馆、建筑物的落成感到非常高兴,但他们却没有考虑到25年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大家只专注于眼前。

所以在开展工作时,要确保自己有更长远的目光。我们的政府建立了不同的政策、指南、标准,比如有一个文化发展的法案,包括了文化遗产保护内容,规定了在发展过程中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现在,一些年轻的艺术家喜欢在遗产地进行创作,这就意味着在创造和生产之间要做一个协调。我们的经验是必须在民间社会和决策者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机制,比如每隔两年或者是三年,或者是固定的时间,让社会来监督整个地区的发展情况。

期待一种可持续建设意义上的革命

●王澍(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教授)

全世界城市建设规模最大的地方在中国。现在的城市,感觉像是工厂生产出来,失去了城市的特性和文化的魅力。

我一直待在杭州这样的地方,觉得文化的地方性很重要。700年前,马可·波罗惊叹杭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我们称杭州是“一半湖山一半城”,这是一种特殊的风景形态模式。

建筑一定要有自己的文化特征。作为建筑师,要有自己的立场,不是说做一个好的设计就可以,处在重大的转变过程当中一定要有自己鲜明的立场,明确你赞成什么不赞成什么。大的规模上难以控制,就从比较小的规模上做起。

过去10年里,我为学校设计了象山校区,就带有关于新的城市模式探讨的意图。那个校园,有三分之二的自然被原封不动保护下来,我们只用了三分之一的土地建造校园。所有建筑材料都是通过广泛搜集获得的旧建筑材料,我们用非常低的造价实现建造,整个校园的造价相当于这个地区平均大学造价的一半。

我一直强调“活的保护”。比如一个我刚刚完成的建筑,30%都是用土做的,还有包括瓦片等回收的旧料。我期待一种可持续建设意义上的革命再次发生。

文化是地方价值观的表现

●米莉茶·巴吉克·布勒克维克(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教授)

文化是生活的方式,是地方价值观的表现,是一种愿景或者是思想,能够凝聚起所有的社区。相应的,文化已经成为让我们的空间更加真实、更加宜居的参数。

这就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环境。我们必须对城市进行重新创造,要找到全新的工具,要学习历史,要超越传统的范式。文化不是互相排斥的,是相辅相成的。在重新创造的过程中,要有地域的特色,也要创造全新的空间和位置。前者我们要接受,后者我们要创造。

可持续发展必须符合当地风土人情,符合当地的环境,支持当地的语言,文化和空间必须要有一种动态的互动,所有的参与者都应该要有创新的解决方案。

我们可以引入与文化相关的一些标准,例如土地利用标准和城市空间组织的标准,去探索城市的形态如何能够通过自己的改造来响应基于文化的要求,从而影响到城市和社区。我们也应该让社区进一步参与,仔细聆听公民的想法,激发他们的兴趣,使我们的空间变得更加宜居。

【专访】

著名作曲家谭盾:

文化哲学影响着我的音乐

记者 张向芳

谭盾的开场白是这样的:我说中文还是说英文呢?顿了一下,他说:在座这么多国际客人,我还是用英文讲吧。

昨天上午的黄龙饭店,在《文化: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者》的平行论坛上,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亲善大使谭盾,用自己的音乐创作实例说明了文化哲学对他音乐的影响,以及他从大自然中获得的音乐灵感。

这场论坛讨论的主题是:文化可以促进环境的发展,同时环境也可以促进文化的发展,这是一个双向的互动。那么怎样使得双方互相促进呢?

用自然的声音创造音乐

还是一名学生的时候,谭盾也曾想过当贝多芬。“后来发现,我肯定成不了贝多芬,因为这个时代已经变了”。于是他想,要给自己找一个音乐方面的哲学,告诉自己怎样才能成为贝多芬。

谭盾发现了两件事:一个是贝多芬的音乐更多的是关于自然的。一个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大家都在用来自于自然界的声音创造音乐。但是现在,这个传统消失了。为什么不做一点事情来改变这个现状呢?

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哲学。谭盾告诉记者:“文化哲学影响着我的事业、我的艺术理念,以及我的音乐创作。”

于是,这个在湖南长大的“野孩子”,开始用自然的声音来进行音乐创造,那时候,年少时的经历都回到了他的脑海中。

在电影《卧虎藏龙》中,谭盾就创作了这样的音乐——里面有很多自然界的声音,有来自于水的,有来自于土的,还有用纸扇出来的风的声音。

现在,谭盾正在做一个《鸟之语》的项目:在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欧洲的一些国家,他去寻找那些有鸟有森林之处,把各种鸟鸣收集起来。

去年,谭盾曾与朱哲琴在国家大剧院上演过一台“鸟之语”音乐会,朱哲琴唱出鸟语歌声,即兴与12只鸟儿展开对话,如梦如幻。用谭盾的话说,这就是“音乐要回归自然”。

用音乐拯救关于女性的唯一文字

当传统文化濒临灭绝的时候,有文化责任感的人,会去做一些事情来进行挽救。谭盾最近做的一个工作,是关于“女书”的。

这是起源于湖南江永县的一种专门给女性使用的文字,也是世界上唯一关于女性的语言,被评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一些非常年长的女性才会书写这种文字,讲这种语言,用这种独特的语言来谈论他们的家庭和社会。但是现在,女书正濒临消失。

谭盾给“女书”拍了13部纪录片,创作了一首“女书交响曲”,把女书歌谣、击水声和乐器结合在一起。去年,谭盾的《女书》在上海艺术节惊艳亮相,有望今年举行首演。他希望通过全世界巡演,把家乡的女书流传下去。

谭盾说:“我是一个艺术家,我并不满足于仅仅进行艺术或是音乐的创作,我们更应该有一种文化的哲学,让所有人都参与其中。”他希望通过音乐和艺术的方式,挽救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

他正致力于通过音乐和艺术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郭琳 张向芳 编辑:王洁
 
动态信息 更多 >
· 建德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 郎朗为大运河杭州段形象代言
· 我市召开第14届中国国际动漫节执委会会议
· 杭州市召开环保专项巡察工作动员大会
· 再过一个月, 世界上人气最旺的动漫节就要开幕了
·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动漫节进入倒计时
· 杭州各大公墓陵园对焚烧香烛纸钱说“不”!
· “动漫进乡村”计划正式启动
· 杭州美丽乡村建设,练好污水治理“内功”
· 大手笔!杭州中国动漫博物馆向全球征集经典藏品
“梦马”开跑
艺术家送欢乐下基层
郎朗为大运河杭州段形象代言
版权所有 2006 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CopyRight © www.hzxcw.gov.cn  建议浏览分辨率1024×768 IE 6.0以上
联系电话:0571-85251618  E-mail: xcbxm@hangzhouit.gov.cn